关于举办《宁夏高校第四届青年教师
教学基本功大赛》预选赛的通知
各系、部、开放学院:
根据自治区“创双优”组委会办公室《关于举办宁夏高校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的通知(宁创组办字〔2014〕2号)》及《关于在全区深入开展“创双优”劳动竞赛活动的通知(宁创组字〔2014〕1号)》精神,结合校工会2014年工作计划,学校决定组织教师参加大赛。为选拔出基本功过硬的青年教师,校工会将会同相关部门组织预选赛,成绩获学科三个组别第一名者,将代表学校参加宁夏高校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凡参加预选赛者,学校都将颁发证书并给予奖励,现将预选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竞赛组织工作
大赛预选赛由校工会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为组织开展好此次大赛预选赛,学校决定成立大赛领导小组。
组长:刘荣耀 马吉保
成员:任全录 杜 锐 徐 滨 于 华 张 敏
任 杰 许 斌 李慧云 徐 军 詹发荣
周桂香 吴 群 杨淑珍 马忠国
二、 竞赛专业及标准
1.竞赛专业
本次竞赛范围包括社会科学组、自然科学组及应用科学组三个组别(具体内容见附件)。
2.竞赛标准
竞赛标准按照《关于举办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通知》要求执行(具体内容见附件)。
三、竞赛教学要求
1.课堂教学要求
按照专业进行课堂教学预选赛,课堂教学预选赛时间为20分钟。要求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用普通话授课,语言清晰、准确、生动,教态仪表自然得体;教学理念先进、教学反思、特色鲜明、感染力强,板书、图表工整美观,多媒体教学设计技术应用得当。
2.竞赛对象要求
要求参赛者为我校正式在编教师,年龄40周岁以下(1974年8月31日后出生,以身份证出生年月为准)。
四、预选赛人选产生办法
要求各教学单位在本部门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根据比赛结果向学校推荐参加预选赛人选,各单位原则上需推荐不少于2名青年教师。
五、时间要求
各教学单位上报参加预赛人选的截止时间为2014年5月10日。学校预选赛的时间另行通知。
六、服务联系方式
参赛具体事宜请与校工会联系。
联系人:周艳 石玉梅
电 话:2135048 2135025
附件:关于举办宁夏高校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的通知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工会 教务处 2014年4月24日
附件:
关于举办宁夏高校第四届青年教师
教学基本功大赛的通知
宁创组办字〔2014〕2号
全区各高等院校: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工会十六大以及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高校广大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推进我区教育事业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鼓励广大青年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按照《关于在全区深入开展“创双优”劳动竞赛活动的通知》(宁创组字[2014]1号)要求,自治区“创双优”组委会决定于6月上旬在宁夏大学举办全区高校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本次大赛由自治区“创双优”组委会组织领导,自治区总工会、自治区教育厅主办,自治区教科文卫体工会、宁夏大学承办。大赛设组委会统筹比赛事宜。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评审组、监督组。组成人员如下:
(一)组委会
顾 问:马利明 自治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
郭 虎 自治区教育厅厅长
齐 岳 宁夏大学党委书记
何建国 宁夏大学校长
拓兆功 自治区总工会副主席
主 任:马启宁自治区总工会副主席
副主任:孙晓军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
孟宪福 自治区教育厅纪检组长
冀永强 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
孔 斌 宁夏大学纪委书记
王春秀 宁夏大学副校长
委 员:刘炎胜自治区教育厅高教处处长
吴红军 自治区教育厅师资处处长
常红海 自治区总工会经济部部长
王瑞锋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
张娅丽 自治区总工会经济部调研员
王 勇 自治区教育厅工会副主席
张立杰 宁夏大学纪委副书记
尚晓东 宁夏大学工会主席
何凤隽 宁夏大学教务处处长
王水平 自治区教科文卫体工会副主任
刘双萍 宁夏大学工会副主席
高 燕 宁夏大学工会副主席
秘 书 长:王春秀
副秘书长:尚晓东 何凤隽 王水平
(二)办公室
主 任:尚晓东
副主任:张娅丽 刘双萍 高 燕 刘 劼
工作人员:(名单略)
办公室设在宁夏大学工会
(三)评审组
主 任:何凤隽
副主任:刘炎胜 王水平
评 委:(名单略)
(四)监督组
组 长:孟宪福
副组长:张立杰
成 员:王 勇 王晓娥 冯天义 刘经农
于 华 范金仁 王 峰 韩 晶
赵纯海 李红弟 赵继平 李 勇
二、竞赛学科及标准
竞赛设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学科、自然科学应用学科三个组别 。人文社会科学(含01哲学,02经济学,03法学,04教育学,05文学,06历史学,12管理学,
13艺术学);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含07理学);自然科学应用学科(含08工学,09农学,10医学)。
标准:按照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关于举办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通知》要求。
三、参赛对象和组队方式
1.参赛对象
全区各高校每个竞赛学科分别推荐1名年龄在40岁以下(1974年8月31日后出生)的专职教师参加竞赛决赛。 2.组队方式
各校报领队1人,竞赛以各高校应先在本校组织预赛,并在预赛成绩基础上推荐3名青年教师参加本届决赛。
四、竞赛组织实施
自通知下发起,全区各高校工会应组织动员本校各专业青年教师积极报名进行校内预赛及选拔,并综合考虑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学科、自然科学应用学科成绩择优的选手,派出参加本次大赛决赛。
1.选拔阶段(4月20日-5月10日),在选拔阶段各高校要本着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坚持广泛参与和层层择优选拔;坚持注重教学基本功和实际应用能力;坚持程序严谨、规范。
2.上报参赛名单材料阶段(5月15-5月20日)参赛单位应向组委会办公室提交参赛选手报名表一式15份(附件1);参赛教案一式15份。以上材料同时附交电子版。
3.竞赛阶段(6月14日、6月15日)按照竞赛规则的要求,组织评委现场教案、课堂教学、教学反思评分,成绩名次在当天竞赛结束后公布。
五、奖项设置
1.根据三项比赛成绩相加,按总得分高低评出一、二、三等奖,分别取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2.大赛各组别第一名按程序申报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3.大赛一、二、三等奖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参考依据。
六、具体要求
各高校应先在本校组织预赛,并在预赛成绩基础上推荐3名青年教师参加本届决赛。参赛选手应做到课堂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用普通话授课,语言清晰、准确、生动,教态仪表自然得体;教学理念先进、教学反思、特色鲜明、感染力强,板书、图表工整美观,多媒体教学设计技术应用得当。
七、其他事宜
1.竞赛报到时间:6月13日。各校报领队1人、参赛教师3人,报名时发给演讲题目和参赛注意事项。
2.报名材料:参赛单位应向组委会办公室提交参赛选手报名表一式15份(附件1);参赛教案一式15份。以上材料同时附交电子版。
3.报名地点 :宁夏大学工会。
地 址:宁夏大学校本部A区
联系电话:2061932、2061001
联 系 人:刘双萍 高 燕
邮 箱:ndghb@nxu.edu.cn
附件:
1.宁夏高校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参赛选手报名表
2.课堂教学比赛教案封面
3.第四届全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实施方案
2-1第四届全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节段目录(范例)
2-2第四届全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教学设计评分表
2-3第四届全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课堂教学评分表
2-4第四届全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教学反思评分表
宁夏回族自治区“创双优”组委会办公室
2014年4月11日
附件1
宁夏高校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参赛选手报名表
姓 名
|
| 性别
|
| 民族
|
| 正面免冠
彩色照片
(2寸)
|
政治面貌
|
| 出生日期
|
|
籍 贯
|
| 学 历
|
|
工作时间
|
| 学 位
|
|
工作单位
|
|
所学专业
|
| 现从事专业
|
| 职称
|
|
通 讯 地 址、电话
|
|
参赛课程及学科分类
|
|
参赛课程章节名称
|
|
学校教务处
审核意见
| 盖 章
年 月 日
|
学校工会
审核意见
| 盖 章
年 月 日
|
附件2
宁夏高校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
基本功大赛
课堂教学比赛教案
选 手 姓 名
专 业 名 称
参赛课程名称
课程章节名称
附件3
第四届全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决赛实施方案
一、竞赛学科
竞赛学科分设三个组别:
第一组为人文社会科学(含01哲学,02经济学,03法学,04教育学,05文学,06历史学,12管理学,13艺术学);
第二组为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含07理学);
第三组为自然科学应用学科(含08工学,09农学,10医学)。
二、参赛对象及名额分配
各高校每个竞赛组分别各推荐1名年龄在40岁以下(1974年8月31日后出生)的专职教师参加竞赛决赛。每个高校3名,共计42名。
三、竞赛内容及流程
以“上好一门课”为竞赛理念,本次竞赛由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三部分组成,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三者权重分别为15%、80%、5%。
竞赛流程为:
(一)选手在报名前必须完成参赛课程20个学时的教学设计和与之相对应20个教学节段(即20分钟的课堂教学内容,以下同)的PPT;
(二)所有选手在开始比赛前一天抽签确定本人的参赛顺序;
(三)比赛当天,选手现场抽签确定本人参赛的具体教学节段;
(四)课堂教学竞赛结束后,选手进入指定计算机室,在1小时内完成教学反思(打印或手写均可)。
四、竞赛内容及方法
(一)教学设计。报名时,参赛教师除提交《推荐表》和身份证复印件外,还需提交以下材料:
1.参赛课程教学大纲的复印件15份;
2.参赛课程20个学时教学设计的纸质汇编本(目录附件,案例见附件2-1)15份,主要包括题目、教学目的、教学思想、教学分析(内容、重难点)、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教学安排等。选取的20个学时必须涵盖该课程2/3以上内容;
3.参赛课程20个学时相对应的20个课堂教学节段的PPT纸质汇编本15份;
4.赛课程20个教学节段的目录(电子版)。评委现场评分,成绩在当天竞赛结束后公布。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2-2。
(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规定时间为20分钟。评委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语言与教态、教学特色四个方面进行考评。竞赛不安排学生听课,由承办单位组织教师观摩,参赛选手面对评委和观众进行课堂教学。根据各自参赛课程需要,选手可携带教学模型、挂图、激光笔等。评委现场评分,成绩在当天竞赛结束后公布。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2-3。
(三)教学反思。参赛选手结束课堂教学环节后,结合本节段课堂教学实际,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方面着手,在给定的1小时内完成有关本次竞赛的教学反思书面材料(600字以上)。要求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做到有感而发。现场提交手写稿或打印稿。不允许携带书面或电子等任何形式的资料,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2-4。
(四)注意事项。
1.选手参赛课程的课堂讲授学时不得少于2个学分(含2个学分);
2.所谓“教学节段”,特指课堂教学20分钟所需要的教学内容;
3.选手提交的教学大纲复印件、20个学时的教学设计及与学时对应的20个教学节段的PPT一律用A4纸打印(一式15份),其中PPT每页幻灯片不超过六幅;
4.选手在课堂教学环节以及报名时提交给评委的所有文字材料中不得出现选手姓名、学校等信息。
5.选手得分以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计算。评审专家实行实名制。
五、竞赛时间、地点及要求
(一)竞赛时间:2014年6月14日-6月15日
(二)竞赛地点:宁夏大学A区,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三)竞赛要求
1.以各高校工会为单位组队参加竞赛。
2.组委会将在比赛前一天召开参赛单位领队及选手会议,并抽签确定选手参赛次序;当天下午讲解“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方式及注意事项,并开放竞赛场地,供选手熟悉比赛环境。
3.参赛报到时间6月13日前。报名地点:宁夏大学工会(行政楼424)。
联系人: 刘双萍、高燕,
联系电话:2061932、2061001。
附件2-1
目 录
《传播学》教学大纲中基本教学内容共13章,此次教学设计的20个节段分别选自第1、3、5、6、7、9、10、11、12等九章。
1.传播的定义和特点…………………………………………………………………1
选自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第一节:传播
2.符号的定义、分类、基本功能………………………………………………2
选自第三章:符号与意义/第一节:符号
3.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3
选自第三章:符号与意义/第三节:象征性社会互动
4.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4
选自第五章:传播类型/第一节:人内传播
5.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5
选自第五章:传播类型/第二节:人际传播
6.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6
选自第五章:传播类型/第三节:群体传播
7.集合行为的传播机制………………………………………………………………7
选自第五章:传播类型/第三节:群体传播
8.大众传播、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8
选自第五章:传播类型/第四节:大众传播
9.传播的社会功能…………………………………………………………………9
选自第六章:传播的功能/第二节:传播的社会功能
10.把关人和把关理论…………………………………………………………………10
选自第七章:传播者/第二节:媒介组织
11.报刊的四种理论…………………………………………………………………11
选自第七章:传播者/第三节:传播制度
12.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12
选自第九章:传播媒介/第二节:传播媒介理论
13.“电视人”、“容器人”和“他律性欲望主义”…………………13
选自第九章:传播媒介/第三节: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影响
14.“使用与满足”理论………………………………………………………………14
选自第十章:受众/第三节:“使用与满足”
15.“传播流”研究………………………………………………………………15
选自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第二节: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16.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16
选自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第二节: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17.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17
选自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第二节: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18.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18
选自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第二节: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19.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19
选自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第三节: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20.传播学的经验学派……………………………………………………………20
选自第十二章:传播学两大学派/第一节: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附件2-2
第四届全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决赛教学设计评分表
选手编号:
项目
| 评测要求
| 分值
| 得分
|
教学 设计
方案 (15分)
| 符合教学大纲,内容充实,反映学科前沿。
| 2
|
|
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 2
|
|
准确把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性强。
| 5
|
|
教学进程组织合理,方法手段运用恰当有效。
| 4
|
|
文字表达准确、简洁,阐述清楚。
| 2
|
|
评委
签名
|
| 合计得分
|
|
注:评委评分可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附件2-3
第四届全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决赛课堂教学评分表
选手编号:
项目
| 评测要求
| 分值
| 得分
|
课堂
教学
80分
| 教学
内容
32分
| 理论联系实际,符合学生的特点
| 8
|
|
注重学术性,内容充实,信息量大,渗透专业思想,为教学目标服务
| 10
|
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
| 3
|
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内容承前启后,循序渐进
| 11
|
教学
组织
32分
| 教学过程安排合理,方法运用灵活、恰当,教学设计方案体现完整
| 11
|
|
启发性强,能有效调动学生思维和学习积极性
| 11
|
教学时间安排合理,课堂应变能力强
| 3
|
|
熟练、有效地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 4
|
|
板书设计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结构合理,板书与多媒体相配合,简洁、工整、美观、大小适当
| 3
|
|
语言
教态
11分
| 普通话讲课,语言清晰、流畅、准确、生动,语速节奏恰当
| 5
|
|
肢体语言运用合理、恰当,教态自然大方
| 4
|
教态仪表自然得体,精神饱满,亲和力强
| 2
|
|
教学
特色
5分
| 教学理念先进、风格突出、感染力强、教学效果好
| 5
|
|
评委签名
|
| 合计得分
|
|
注:评委评分可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附件2-4
第四届全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决赛教学反思评分表
选手编号:
项目
| 评测要求
| 分值
| 得分
|
教学
反思
5分
| 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方面着手,做到联系实际、思路清晰、观点明确、文理通顺,有感而发。
| 5
|
|
评委签名
|
| 合计得分
|
|
| | | | | | |
注:评委评分可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说明:
本届比赛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其计算方式:
教学设计15分+课堂教学80分+教学反思5分=100分